国台办:民进党不弃“台独”大陆则不与其交流
在这个意义上,中央政府屡次房地产调控实际上起到了某种相反的助涨作用并延长了泡沫的时间。
这样的速度,还是缓一点为好。当前重要地是建立一个可行的保障性住房筹资机制。
当前, 民营资本最感兴趣的,也是民间投资潜力最大的是金融行业。金融业的对内开放不但能吸引大量的民间投资,而且这些民营金融机构成立的本身也可以增加大量的中小企业贷款,是一箭双雕的举措。三、如何应对发达国家的二次探底 如果说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的话,对发达国家可能出现的二次探底却不得不防。同样地,还可以通过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来弥补一部分房地产调整造成的增长损失。面对西方经济可能的二次探底,很多人分析政府可能会再次出台刺激经济计划。
不管是用国有土地的租金还是用国企的分红来为保障性住房筹资,都可以大大地加强对地方政府建廉租房的补助,这既可以加快经济增长, 又可以改善民生, 还可以对房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又顺便减少了国企制造天价地的机会, 岂不善哉?(作者:汤敏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二次探底 。今年上半井喷式的进出口增长也很难持续下去。我对贝克尔及昔日的旧同事没有贬意,只是深信经济学者的天才比不上经济压力逼出来的合约结构制度。
我会在将要大修的《制度的选择》详述。这公司作投资或做生意,有收入,也有负债。从任何角度衡量宽窄巷子是成功的投资,负债大可再增几个亿来作其他投资去。布坎南等学者作过不少研究,结论一律说是灾难。
医疗、教育、福利、公安、国防——后者包括战争——属这类。我在《制度》的神州版也说得清楚,中国独有的制度,用在一个人口那么多资源那么贫乏的国家无疑是天才之笔,但人口稀少而又资源丰富的,可以大派福利,不一定用得着。
(宏观失误之六,完) 进入 张五常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财政赤字 。这里的问题是收费的进帐或多或少外,界外的效应(那所谓社会效益)重要,但不容易算得准。但他们也知道如果项目要亏蚀,奖金与升职免问。中国的国营企业一般有。
可以借多少呢?原则上可以借尽地球上所有可借的钱。我对政府财赤有另一种看法:政府花钱多少无所谓,问题是社会收益的回报是否足以抵偿花去了的钱而有余,即是要问政府花钱的社会回报率是否高于欠债的利率。公司经营得法,有前途,每次重估这净值会增加。他们知道政府拥有土地征用权(power of eminent domain)可以减低市场的交易费用,于是利用此权推出项目,凡是遇到他们认为是私营与市场会办得比较有效率的事项,他们判出去。
北京的朋友不喜欢听到那个「私」字,我们大可不说。昔日美国的同事主张的私产制度当然比大锅饭好,但更重要是国家整体的合约结构。
关键是从社会整体看,政府支出的回报是否有盈余。这盈余的或大或小,甚或负值,难估计。
他们不明白市场吗?我没有见过比中国的地区干部更明白什么事项由市场处理得较好,什么事项政府处理优胜。认为不会亏蚀的他们会「社会」一番。大有效率的合约结构,因为把权利与责任界定得清楚,可以阐释为有私产的本质,但私产不一定能带动中国那种竞争。我在《中国的经济制度》的神州版写道:「私产与市场对改进人民的生活无疑重要,但我们一定要加进界定经济制度的合约结构与安排来看问题。只要这界定的合约组织运作得宜,是否私产是不重要的。曾经跟弗里德曼谈及,他提出另一个上限,今天我忘记了。
这个文化消闲的商业项目全由政府拥有,用注册公司从银行借钱投资五亿人民币,兴建后所有商店租出去私营,今天估值十五亿。只要资产净值上升得精彩,这家公司的收入多少或亏蚀多少也不会倒闭。
让我们假设这家公司诚实,其资产负债表算得精确。原因是这些项目由政府处理其成本一律远高于市场处理,而社会效益模糊不清,利益团体容易混水摸鱼。
美国的公共交通设施,单从直接收费衡量,政府投资十次输足十次。这就带到本文要作的结论。
早在一九七○年我就说私产不需要有私人所有权,一九八六年说承包合约可以是私产的替代。由政府策划及建造,使用者要交费,扣除利息,政府可以有盈余也可以亏蚀。公安与国防的社会成本及社会利益我没有考究过,但医疗、教育与福利的政府补贴,我知道的通常没有可取的社会效果。此表的一边是资产,asset value是也。
房地产总值的变动,人民的知识资产的变动,扣除有关的社会成本,会反映在国家的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净值的变动中。第三,整个体制的合约组织重要。
乱花一通——不管社会收益与社会成本那种——才是。他们会作出错误的投资吗?当然会,私营与市场也会,哪方比较优胜天晓得,但中国的经验是说,让贝兄的思维策划中国的经济改革,中国今天还会是一穷二白。
第二,国企的干部非常清楚哪些事项他们会做得比市场较有效率,什么应该判出去让市场的私营运作从事。第一,国企投资当然可以亏蚀,但私人企业也可以亏蚀。
另一边是负债加资产净值,即liability加equity,后者可称capital。一个国家也是一间公司,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可靠的资产负债表。一个国家的政府财政赤字属宏观话题,二○○八年国际金融危机出现后成为大话题。手续上先进之邦要十多年才能办到的,他们只用几月。
可能因为中国人多,公路等基建项目通常比美国的成功。协助工业发展的利益难以估计之外,公路所及,影响地价上升是利,影响地价下降是损。
大家知道,先进之邦的上市公司一般是公有的,虽然股权属股民或某些机构所有,跟今天中国的上市国企差别不大。贝兄对中国的前景看得不错,但他说的中国与我所知的中国是两回事。
是十三亿穷人需要吃饭的压力。花得有道,这一代的财赤会让下一代收成也。